返回首页

divdata=datasource:202308091166d7c48aa64

时间:2023-08-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不小心轻轻动一下就会自动跳转到第三方界面、关闭广告的选项小到看不清、各种套路的连环广告……拉萨市民小李对电子设备上“停都停不下来”的商业广告感到十分苦恼。他说:“有时候根本无法控制是否要看广告,一不留神就掉进了百余秒的‘广告陷阱’,仿佛手机不是我自己的,令人不胜其烦。”

  许多人对此感同身受,有的网友不得不预留一些手机存储空间用来安装“广告屏蔽软件”。原本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的广告,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总给大家带来困扰了?

  某应用市场中,能够专门屏蔽广告的App寥寥无几,大小也达到了百兆左右。

  广告,是“广而告之”的简称,意指向社会广大公众“告知”某件事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多接触商业广告,而商业广告近期给人们造成的迷惑似乎越来越多。

  例如,打开某主流短视频APP,根据个人兴趣而推送的“干货”明显减少,手指随意划个两三下就能刷到一个广告——

  有的短视频经过巧妙包装,利用用户熟悉的话语体系或夸张的身体姿态作为开头吸引眼球,随即开始“夹带私货”,让用户惊呼“猝不及防”;有的短视频仅在边边角角、不起眼处标注“广告”两个小字,让人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大梦初醒后,忽然有一种被“诱导”“欺骗”的体验;有的短视频将“进入直播间”“马上订购”“立即联系”等选项有意识地放在了更易误触的位置上,无意间一碰就进入了其推销页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

  花样翻新地“蹭热点”“打擦边球”,一切向“点击量”看齐;为了宣传效果不惜夸大产品功能,大玩“文字游戏”,这些不择手段地将广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角落的行为,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与不适,甚至可能会涉嫌违法。

  是“告知”而不应是“强制”,是“选择”而不应是“逼迫”。一“告”一“知”,相辅相成。“告”要有“告”的规范,要有界限感,“知”也要有“知”的自由,即使一不小心点开,也要有可以“不知”的选择权。

  互联网迅猛发展,为广告事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广告可以更容易和精准地触达用户。与此同时,“软文”“带货”“弹窗”等新兴形式也凭借数据技术的“助力”,一跃而起。而当广告固定了一套隐蔽且深入的运行模式,“过度广告”“广告异化”等现象也就随之而来。有的商家甚至通过广告制造焦虑,让一些顾客不知不觉地陷入不掏钱不行的“泥沼”。

  对于“广而扰之”,一些广告从业者也显得颇为无奈。一位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客户现在要求的完播率等数据指标越来越细,老板对业绩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对手展示广告的方法越来越新。有些做广告的形式我们也不想采用,可目前看来只能随波逐流。”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郭小弦表示,“广而扰之”使受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媒体的信誉被质疑、功能被弱化,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观念遭到一定冲击。另一方面,广告的内涵丰富,不止有商业广告,还有许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经济广告”,如政府公告、公益广告等。“出格”的商业广告可能会给人们留下不佳印象,从而对其他类型的广告也产生抵触心理。

  只有群众爱看的广告才具有生命力,制作精良、内容充实的广告才会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反之亦然。是观众们的支持与鼓励让广告行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如果任由“陷阱式”广告乱象肆无忌惮地“野蛮生长”,破坏的将是培育广告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土壤和根基。

  今年6月份,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加强广告监管领域行风突出问题排查治理,提出多方面具体举措,主要包括:推进“三品一械”广告审查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标准化,加强广告监测风险防控,加强传统媒体广告监管,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强化跨部门综合监管,规范广告产业园区管理,组织开展打击“神医”“神药”广告铁拳行动,积极开展跨地域横向协同,加大对违法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的查处力度。

  系列措施将进一步细化互联网广告相关经营主体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强化监管措施,对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助力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告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好广告不只在传达讯息,它能以信心和希望,穿透大众心灵。广告业是人与人沟通的行业,广告作品也应该是温暖的、具有人性的,它触及人们的需求、梦想和希望。而这样的作品,应该有匠心、有巧思,在千篇一律的、冰冷的生产线上则很难完成。

  天南海北、大街小巷,广告无处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提供各类信息的广告。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遇见真正服务于社会的广告,它应该是方便快捷、实用有效的。事实上,这样的广告,需要大家携手创造——相关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网络平台主动承担应有责任,用户“用脚投票”,尝试发挥监督作用……我们始终相信,最好的“广告”,就在路上。

  拉萨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记忆中的广告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小时候,很多广告并没有花里胡哨的‘盘外招’,传播效果依然很好。有的广告词甚至风靡一时,成为社会流行语,企业形象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烙印。”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