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搜救“汪汪队”秀出废墟搜索真功夫

时间:2023-12-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本报讯(记者刘洋)北京青年报教育圆桌融媒工作室小记者团日前一走进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搜救犬消防站,就受到了搜救犬们的热烈欢迎。“这是马里努阿犬,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马犬,这里超过80%的工作犬都是马犬。”从搜救犬种类开始,搜救犬训导班班长刘懂懂向小记者们介绍起搜救犬的“种种”。与搜救犬“亲密互动”,是小记者们走进搜救犬消防站最激动人心的一刻。

  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搜救犬消防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乡后街村,2006年12月正式成立,并正式承担接出警任务,是首都唯一一支消防搜救犬队伍。消防站有编制人数37人,设有4个建制班,现有消防车4辆、犬车2辆,总载水量22.7吨、泡沫1吨,现有工作犬、训练犬、比武竞赛犬3类犬约60余只。

  走进搜救犬消防站,该站政治指导员郑文强先是向小记者们介绍了这支队伍历年来取得的荣誉。自建站以来,消防站共计处置警情4600余起,圆满完成了“汶川地震抢险救援”、“土耳其国际地震救援”、“门头沟区抗洪抢险救援”等一系列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任务,以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

  这些在各大比赛中取得优良成绩的搜救犬都有哪些技能呢?到达犬区后,训导员向小记者们展示了服从科目、箱体搜索、废墟搜索等搜救犬表演科目。搜救犬不但能“听懂”坐、卧、立、吠叫、前来等指令,并做出对应动作,还能攀爬高梯子、走钢丝绳这一身“硬技能”,让小记者惊叹不已、不停鼓掌。

  在采访互动环节,搜救犬消防站分队长徐东亮与小记者们分享他与搜救犬焰刀前往土耳其救援的故事。无论是对训导员训练还是对搜救犬们的日常,小记者们都好奇不已。“搜救犬吃什么?”“什么样的犬能成为搜救犬”面对小记者们的问题,徐东亮结合自身工作一一进行了解答。摄影/本报记者黄亮

  由香港艺术家及中小学生合作制作10座高达约4米的巨型木偶,以及逾250件嘉年华服饰及巡游作品在铜锣湾街头巡游。

  从硬件布局打造数字技术、消费模式触网,到数字消费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各类智慧的数字工具正用便捷、可及且丰富的形式。

  11月30日,2023年湖北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演练暨湖北省第四届森林消防职业技能竞赛在宜都市举行,该省18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参演。

  在广西柳州市柳城县伏虎华侨农场伏虎村上罗屯,蔗农们在广袤蔗地里收割着一排排的甘蔗,为榨季开榨提供原料。该县甘蔗榨季将于12月1日开启,小小的甘蔗成为当地农户的“甜蜜”事业。

  连日来,数万只候鸟飞抵黄河湿地山西永济段越冬。黑鹳、大鸨、大天鹅、灰鹤、白鹭、苍鹭、绿头鸭等构成黄河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