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狼(lánɡ)靳(jìn)燕(yàn)这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4-01-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还记得,2023年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秀出手语新技能的山东广电数字主持人“海蓝”吗?如今,数字人“海蓝”经过不断“学习”与“训练”,手语技能已成功落地应用。今天上午10点,将首次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闪电直播间》担任实时手语主播,为听障人士提供“听见”新闻的平等机会。

  “海蓝”是一位超写实数字主持人,也是山东广电首位女性数字主持人,曾亮相主持《山东新闻联播》、去年全国两会“元宇宙演播室”等节目;近日,经过技术升级后,“海蓝”在国家广电总局第三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MediaAIAC)中荣获虚拟数字人技术应用类一等奖。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听障人士已达到2700多万,而我国绝大部分电视节目并没有手语主持人进行实时翻译。原因一方面是优秀的手语翻译人才紧缺,另一方面传统手语主播翻译工作量大、与节目主持人配合难度高。

  科技为人赋能,技术的终极目标是人文关怀。《闪电直播间》作为一档打造省市县三级融媒平台联动模式的新闻平台,节目除了以热点资讯为主,还为各种突发直播、重要新闻预留插入式直播、播报窗口,提供大量服务类讯息。手语主播“海蓝”的介入,可让听障人士能够与健全人一样,同步接收和理解电视视频信息。

  根据国标手语词汇、聋人阅读习惯的语法原则,结合部分地域聋人普遍认可的习惯打法,“海蓝”具有更符合聋人认知的手语动作,实现了文本到手势的自动转化。当主持人播报新闻时,“海蓝”同步将语音和文字转换为可处理的文本数据流,实时进行高精度渲染、图像处理和数据生成计算,将生成的手语动作和口型应用于数字人模型,实时演绎为数字人的动作、表情和唇语,从而具备高可懂度的手语表达能力和精准连贯的呈现效果。

  与此同时,数字人“海蓝”在全国率先实现手语识别技术落地应用。她不仅能“说得好”手语,还能“看得懂”手语,为手语翻译数字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又迈出一大步。

  “海蓝”的手语播报为电视新闻节目《闪电直播间》提供手语翻译服务,方便听障人士快速了解新闻信息;未来,手语播报数字人的推广可加速通用手语推广落地,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帮助听障人群打破沟通壁垒,更好地融入社会。手语数字人与新闻节目的结合,提高了生产效率,让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为主流舆论新格局赋能,也将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