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国生态日自然中国—野生动物的生态家园

时间:2023-08-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绿化基金会“自然中国”品牌,为保护这些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可爱精灵,都做了什么。

  “自然中国”是中国绿化基金会四大公益品牌之一,涵盖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多个项目。“自然中国”品牌的建立,旨在动员海内外社会力量,参与对应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关注并捐赠善款支持中国以自然保护地为基点的森林恢复、重点珍稀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科学研究、物种栖息地保护工作,同时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社区公众意识教育、能力支撑建设活动等自然生态保护领域发挥作用。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野生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空间重合度越来越高,守护野生动物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同时,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中国”品牌,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开展自然教育等方式,倡导更多社会公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积极构建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大格局不断努力。

  “自然中国”自启动以来,大幅降低全民公益的门槛,充分调动了社会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公益事业的兴趣。品牌项下许多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熊猫守护者”项目利用微博社交媒体平台开发线上互动产品,发起社会化生态保护公益行动,引导用户线上种竹,缓解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保护野生东北虎豹”项目通过公众意识教育、社区发展等方式,以城市行动、保护地行动引导和带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以东北虎豹为旗舰种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雪豹守护行动”项目从科学研究、生态修复、社区发展和自然体验四个角度出发,为青藏高原东部草地恢复、水源涵养以及雪豹研究保护提供科学指导,保护雪豹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安全;湿地守护计划”项目立足保护和恢复湿地面积,维护青头潜鸭、丹顶鹤等珍稀物种栖息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生命呐喊—拯救濒危亚洲象行动”项目以国际化视野为指导,在倡导区域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多途径保护亚洲象,并缓解保护地人象冲突的问题。

  经过多年耕耘,品牌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在吉林珲春镇安岭村实施的“保护野生东北虎豹”项目,立足虎豹保护和社区发展两大方向,共建设300亩生态田,成功组建两支村民巡护队,在村屯周边东北虎关键栖息地,共计巡护样线个,实现村域范围内“零盗猎”,采集科学样品1237份,收集科学数据16245条。

  通过持续的保护工作,项目地生态环境显着改善,仅2022年,在项目地生态田野生动物实时观测平台,就监测到野生兽类10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全年在生态田出现兽类频次为845次,并在生态田多次发现东北虎足迹。在观测的野生动物视频中,不仅记录到动物活动、觅食,同时还记录到貉相互玩耍、梅花鹿争斗等丰富的行为,显示生态田及附近区域的人类直接干扰消除,野生动物开始对生态田环境更为适应。

  保护野生东北虎豹项目地的生态田,可能是世界上出现濒危兽类物种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农田。在135亩生态田中,观测到103次野生动物出没,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梅花鹿79次、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狐3次,豹猫1次;另外记录到20次狍的出现。

  在青海省祁连山苏里乡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开展的雪豹监测及栖息地保护工作,也获得了回报。仅2022年一年,在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中,就识别出野生兽类26种;项目实施期间,累计识别出丁青县84只雪豹和6只金钱豹,祁连山44只雪豹。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拯救濒危亚洲象项目地,自2020年至今,已修建亚洲象食物源基地510亩,为亚洲象提供了多元化的食物资源,减少亚洲象走出森林的频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人象冲突。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项目地,以白头叶猴保护为核心,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恢复白头叶猴栖息地700多亩,建成野生动物饮水源5个、食源植物园1个。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改善。2022年监测到野生白头叶猴种群数量157群1412只。

  伴随着越来越多项目落地,越来越多珍稀野生动物的家园得到改善、生态得以优化。“自然中国”品牌,正在成为野生动物的生态家园。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这种大格局、大背景下,“自然中国”品牌将继续秉持初心,持续推进以东北虎豹、雪豹、熊猫、亚洲象、白头叶猴等旗舰物种为主的国家公园及相应栖息地生态环境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全面推进“中国自然观察节”公益品牌活动,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为保护野生动物、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而努力。

  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6月以来,内蒙古中西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先后发生干旱,局部旱情较为严重。根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水利部决定于8月14日15时针对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4省(自治区)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 (记者孙红丽)8月1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在会上介绍,近日,围绕外资企业关注的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等6个方面,提出了新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稳外资政策措施,以更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进来。…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