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乡村振兴催生贫困村“美丽蝶变”

时间:2023-08-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走进于田县夏玛勒巴格村,一幅村净、景美、人和、富有的幸福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处处呈现出乡村拂新风,产业成风景,人人争先进,发展日日新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驻村工作队履行社会责任,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帮扶措施,使得夏玛勒巴格村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富农产业兴旺,村集体收入逾50万元,一跃成为于田县地理位置好、阵地建设全、产业项目多、村干部能力强、集体经济高、环境卫生净、村容村貌美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蝶变之路。

  驻村工作队紧盯“以党建为引领,抓基层、打基础、强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服务群众、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目标,以强基固本为抓手,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提升服务群众效率,健全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和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等制度,工作队一帮一培养配强村级班子,择优储备村级后备力量,激活村级干部队伍“源头活水”,增强党支部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投入帮扶资金,高标准建设了村级办公楼、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图书室、文体广场等“八室三中心两馆一楼”,阵地分布井然有序、功能齐全。便民服务车、电瓶消防车、扫地机,关乎村民的安全稳定和美好和谐的车辆一应俱全;文化大礼堂里,红色电影、村民自发编排的歌舞表演接连上演;宽敞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内容齐全;人气十足的新时代文化广场,运动器材齐全热闹非凡,打通了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班子配备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乡村振兴执政基础扎实,一跃成为标准化规范化基层党组织样板。

  村民阿米娜·买买提开心地说,“现在村里道路都是新修的水泥路,出行很方便,身体不舒服在村卫生室就能就诊,晚上没事就去文化广场健身,跳舞,日子和城里人没啥两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驻村工作队坚持“抓产业、倡创业、稳就业、促增收”的帮扶思路,2020年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党支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三农”发展模式,围绕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精准施策,延伸产业链,抓实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和集体收入渠道。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申请玫瑰花标准化种植项目,建起了种植基地,成立风兮果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玫瑰花茶、精油等30多种产品,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村民收入也翻了番,2021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40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工作队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探索“村集体+合作社+村民”的发展模式,发展玫瑰花套种核桃200余亩,成立风兮果园农副产品深加工合作社,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的方式,让村里“土特产”卖到了全国,玫瑰花已成为村民致富、振兴乡村的“甜蜜产业”。

  此外,工作队引导致富带头人创办建筑公司、汽车座垫厂、建材加工公司等,帮助1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工作队来了以后,我们村里厂子越来越多,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村容村貌越来越美,大家收入逐年增加,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村民买赛迪·买提肉孜打心底里为工作队点赞。

  自于田县火车站、高速路口、机场外环路的落地辖区运行,带动村产业升级发展,促进村民收入和集体经济逐年飞跃增长,乡村火了,支部强了,百姓富了。

  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一直是百姓心中的共同愿望,驻村工作队大力实施以绿化、硬化、亮化、净化“四化”乡村治理工程,打造“卫生美、有序美、绿化美、协调美、家风美”等标准的示范户、示范区、示范村实现,住宅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农户家庭环境卫生,推进发展养殖、庭院种植产业相结合,带动全村共同增收致富,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这几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我们的路也宽了,村庄环境也改善了,家庭卫生干净整齐了,用老百姓的智慧打造一个个风格不同、独具特色的“美丽庭院”,提升了乡村面貌,引领了乡村新风尚。”村主任买提玉素甫·卡迪尔告诉笔者。

  夏玛勒巴格村围绕“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人民生活美起来”目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打造乡村振兴之“魂”。着力在文”字上聚心力,在“化”字上见真章,在“润字上用实功,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为了盘活村级阵地,工作队精心打造村民的文化加油站,在村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村史馆、库尔班·吐鲁木精神传承馆等文化阵地。

  依托文化阵地功能,围绕文化惠民主题,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文艺演出为载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惠民、育民、乐民的作用,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成为群众文化学习摇篮、传统美德教育书屋和民族团结大舞台,真正将文化惠民、服务百姓落到实处,让“文化润疆”工程在我村开花结果,深入人心。同时,采取周一国旗下的宣讲、村民大会、农牧民夜校等多种宣讲方式,宣传两会精神、各项惠民政策及民族宗教政策等,并印成“口袋书”发放到户,宣讲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宣传天山南北发展成就等,增强“五个认同”思想,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想村民之所想、解村民之所忧”,心系村民所思所盼所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关心留守老人日常生活,打造居村养老助餐点,解决21名老人午餐就餐难题;关爱儿童、牵手成长在村里开办学轮滑、吉他、乒乓球、书法等系列六点半课堂兴趣培训班,促进孩子们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参加“壹基金”公益配捐活动,3年募集到17.5万元“壹基金温暖包”,让480余名困难儿童温暖过冬,帮助解决医疗保障、农业生产、就学就医等问题,一件件实事好事汇聚成涓涓细流滋润村民心田,切实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提升村民幸福感,引领群众向新生活迈进。

  助餐点老人们拉着工作队员的手哽咽地说“感谢政府为我们派来了这么好的干部,只要我们有需求和困难,你们总会像“及时雨”一样出现在村民身边,今后我们的幸福新生活更有盼头”。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